Beyong the barricade there is a world you long to see
是只菜鸡
建议fo前阅读置顶
 

西伯利亚大铁路

《通往世界尽头——跨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故事》

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27046020/

内容主要靠回忆,因为书没看完就送出去了——话说拿到书的旁友可以过来冒个泡吗2333

 

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计划早已有之,但由于财政部的抠门一直未能实现。但财政部的担忧也不无道理,因为在遍布河流的冰原冻土上建铁路太过艰难,铁路沿线城市稀疏人口稀少,能否盈利又是个问题,而动工意味着征更多税,这无利于保证国内稳定。

直到在克里米亚战争上吃亏,沙俄才真正重视铁路的军事意义。另一方面,东西贯穿加拿大的铁路建设也激励了沙俄:铁路联通保证了魁北克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的控制,同样的道理也能适用于莫斯科与西伯利亚,更何况俄罗斯和加拿大还都在高纬度地区。

同时,建铁路也具有象征意义:欧洲能做到的事俄罗斯也能做到,甚至做得更好。(我爱死这雄心壮志了)

 

最终铁路能够开工要归功于谢尔盖·维特,他以近乎平民的身份最终成为财政部长,这在当时的沙俄极为罕见。

典型的“国家命运转折期得有此人何其有幸”的那种历史角色。

不过他还“无意间”坑了我男神李中堂一把(x

 

铁路分多段修建,耗资不菲,中间有严重的腐败问题。工程很赶,很多地方根本没做勘测,偷工减料也存在,所以事故不少,但出事故的大多是货车;即便没有事故,为了保证安全,载货也不能太多,时速同样得放缓。

虽然普通路段质量差,但过河的桥修得质量都很好。

修铁路需要很多木头,但讽刺的是西伯利亚的树木大多不堪用,所以木头还要从别的地方运过去。

修铁路用了外籍劳工(意大利人、土耳其人等,但比例多少我不确定),也征用了大量流放罪犯及政治犯,政府规定了修铁路能减刑,而他们跑到树林里也是死,所以效果还算不错。另一方面,西伯利亚居民多习惯放牧,对定时定点上工领工资没啥兴趣,所以基本上不用指望他们。

最先建的铁路之一就是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铁路,铁路宽5英尺,欧洲铁路标准宽度则是4英尺8.5英寸。会有差别是因为当时请了美国工程师,而美国铁路标宽就是5英尺,另外轨道宽度不一能让敌军在入侵时遭遇交通上的麻烦——同样道理适用于日俄战争。

另外,沙俄为了修铁路向法国银行家贷了不少款,英国还搞了个火车头过去,而俄国工程师要做的就是像拼乐高一样把它拼起来。

可以,这很全球化。

 

虽然建设质量并非完美,但西伯利亚大铁路依然是一项值得俄国骄傲的工程奇迹。借修铁路开拓西伯利亚的计划完满实现,沙俄通过这条铁路向西伯利亚输送了大量人口,这是19世纪规模仅次于欧洲人前往美国之外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。

车厢分等级,高级的会布置成沙龙,甚至有教堂车厢,但给贫民坐的就很差劲。

沙俄还在1900巴黎世博会上通过流动的画巧妙地展示了西伯利亚列车旅行,该展示最终获得了金奖。展示出的旅行便宜、舒适,但事实证明前者仅限开业促销期间,舒适则看人品。不过总得来说当时还是给予肯定的评价更多。

 

到了日俄战争:

当时沙俄的计划是在现中国东北修铁路(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),直接连接符拉迪沃斯托克。相比起沿黑龙江(阿穆尔河)修建而言,这么做相对“方便省工”,但带来的麻烦也不少。

修铁路征用了大量的中国劳工,但这些劳工仇视俄国人,效率相比起在美铁路劳工而言也不高。修这两段铁路时正是义和团闹事的时期,义和团给工程带去了不少影响,但也给了沙俄派军的借口。

而日俄战争在1904年爆发不是没有理由的,日本当时正是看准了贝加尔湖段没修好,才要赶在这个窗口期进攻。另外就补给线而言,无疑是日本的更短更高效。

当时沙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运力不行而吃亏,需要运送的物资堆放在湖两侧,而士兵要在冰未完全冻好时过河也只能靠雪橇或者步行。当然沙俄将军在甩锅时也应该知道,自己装备不行指挥技术不行同样要占很大(甚至更大)原因。

贝加尔湖段疯狂赶工,终于在战争末期提升了运力,这使得沙俄能运送大量士兵到前线,事实上日俄战争后期双方投入的人都极多,日本貌似有32万(或者36万,我没记清),俄国则也差不多。投入人多意味着死伤更多,铁路在这里功不可没,真·通往地狱的列车。

结果大家都知道,日本赢了,但西伯利亚铁路的完工显示了沙俄控制远东的能力,所以日本在谈判桌上接受了一个不那么能显示其战胜国身份的条约。而沙俄在中国境内修建的铁路,反倒方便了日本向其反攻,只不过日本铁道标准宽度是3英尺6英寸,换车或者换铁轨依然麻烦。

以及日本跟沙俄在中国的土地上打架,最后去美国Portsmoth签协约是怎么回事。

另外,沙俄鹰派还曾对辽东半岛虎视眈眈,而他们管旅顺叫阿瑟港……为什么要起个英国名字orz

 

后续见以下链接:

https://arolas.lofter.com/post/1d09acbf_1c669bb13

————结束分界线————

后面的内容我还没看,不过我写这么多也够被出版社追杀了(。

总之这本书还挺值得买的,不厚,不贵,细节丰富,作者写得很流畅可读,最大的缺陷在于配图多却没有地图。

铁路的故事很有趣,技术如何改变世界,又重塑人类对世界、对自己的认识……工业革命真的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呐。

 

最后心疼老王,自己的土地自己做不了主,别家的铁路下则淌着自家人民的汗与血。

评论(6)
热度(23)
© Arolas | Powered by LOFTER